5个习惯让癌细胞“绕道走”,现在开始还不晚

发布日期:2025年08月19日 来源:中国经济网

日常生活中,“有人抽烟喝酒却长寿”的说法时常被当作忽视健康的借口。但华西第四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陈欣指出,这类观点存在“幸存者偏差”——科学数据显示,吸烟者患肺癌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5-30倍,长期酗酒者肝癌发病率显著升高。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交织的结果,而主动预防和早期干预,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。

癌症:一场“漫长叛变”的多因素风暴

癌症并非单一因素导致的“偶然事件”,而是细胞异常增殖、遗传突变、环境影响及免疫系统失衡共同作用的结果。正常细胞受内外因素影响失控增殖成为癌细胞,若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或癌细胞发生“免疫逃逸”,肿瘤便会趁势发展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漫长过程,从正常细胞到浸润癌需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,期间的癌前病变是拦截癌症的黄金窗口。例如,HPV持续感染可能在10-15年间进展为宫颈癌,肠息肉癌变需5-15年。但部分高危癌前病变,如直径超1cm的结直肠腺瘤、宫颈CINⅢ级等,需紧急干预。

然而,当出现持续咳嗽、痰中带血(肺癌)、上腹隐痛、黑便(胃癌)等症状时,癌症往往已进入中晚期。因此,早发现、早治疗是延缓癌症扩散的关键。

主动筛查:捕捉癌症早期信号

专家强调,主动筛查是打破癌症“沉默”的重要手段。不同癌症的筛查方式各有侧重:

- 肺癌高危人群(如吸烟者)建议做低剂量螺旋CT;

- 40岁以上人群推荐胃肠镜检查,锁定胃癌、肠癌;

- 乙肝携带者每6个月需做肝脏超声+AFP检测,监测肝癌;

- 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TCT+HPV检查,阻击宫颈癌;

- 40岁以上女性可通过乳腺超声或钼靶筛查乳腺癌。

科学防癌:5类癌症的核心预防策略

针对常见癌症,专家给出具体预防指南:

- 肺癌:主动戒烟并远离二手烟,安装高效油烟机减少厨房油烟,雾霾天外出戴防护口罩,规范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。

- 肝癌:接种乙肝疫苗,慢性乙肝/丙肝患者需终身抗病毒治疗;坚决不食用发霉食物,因其含强致癌的黄曲霉毒素。

- 胃癌:根除幽门螺杆菌,注意饮食卫生,使用公筷公勺;减少盐和腌制食品摄入,戒烟限酒,保持规律饮食和良好心态。

- 肠癌:每日摄入25-30克膳食纤维(约1斤蔬菜),限制红肉和加工肉类,避免高糖高脂饮食;控制体重,每周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。

- 乳腺癌:坚持锻炼、合理饮食以调节激素,保持健康体重;适时生育并母乳喂养,远离烟酒,定期参与乳腺筛查。

专家特别提醒,免疫力并非越强越好,维持平衡是关键。规律作息、均衡营养、适度运动和心态平和,比盲目“进补”更有效。把握长达10年的癌前窗口期,通过定期筛查和科学干预,能将肿瘤狙击在萌芽阶段。健康不是豪赌,早一天行动,就多一分胜算。(黄薇 陈欣)

阅读量:
相关新闻